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策解读

解读:方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方城县“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2-07-05

解读:方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方城县“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和视察南阳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根本方向,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面向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面向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面向气象科技发展前沿,不断满足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对气象服务需求的战略定位,牢牢把握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的战略重点,以建设气象强县为目标,以推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气象科技创新和改革开放为动力,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努力构建监测更加精密、预报更加精准、服务更加精细战略任务的现代气象业务服务体系,为新时代方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气象保障。

二、基本原则

加强党的领导。面临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位,确保气象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为促进气象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生命至上”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提升气象防灾减灾救灾保障能力,践行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宗旨,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为实现气象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障。

突出创新驱动。坚持创新在气象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以科技引领实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目标,切实增强气象为方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的能力,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提高气象关键支撑能力。

坚持改革开放。着眼于气象事业发展全局,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处理好绿色开放和融合集成的关系,深化气象多领域合作,提高共享共用水平,深度融入南阳和方城区域重大发展战略,联合优势资源,培育气象发展新格局。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基本建成满足区域重大战略对气象服务需求、适应方城气象现代化发展需要的人民满意、保障有力的现代气象服务体系。深化气象重点领域改革,建成更有活力的气象事业发展氛围。气象整体实力居全市先进水平,气象防灾减灾、为农服务、乡村振兴、人工影响天气事业等居全市领先地位,气象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程度明显提升。

四、重点工作

(一)构建更加精细化气象服务体系

1.夯实综合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城乡气象防灾减灾气象服务能力为重点,建立完善更加精细的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体系。完成县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构建精准、直达和广覆盖的预警信息发布网络,预警信息覆盖率稳定在97%以上。加强气象应急能力建设,高度融入地方应急管理体系,实施南水北调中线方城段防灾减灾平台建设,开展农村气象防灾减灾建设标准化行动和社区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加强气象科普宣传教育基地建设。

2.提升生态文明气象保障服务水平。加快构建方城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气象服务体系。加强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生态状况气象监测、生态风险气象预警、生态经济及生态治理气象保障服务。开展气候变化对重大工程和城市规划等的影响评估,打造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气候可行性论证、气候标志认证等气候生态服务品牌。强化大气污染防治气象保障能力。

3.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气象保障能力建设。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强力推进乡村振兴气象保障建设工作。以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为核心,持续深入开展基层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建设、农业气象标准化能力建设、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平台本地化应用、多部门联动合作机制建设,稳步建立较为完善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力争实现气象服务重点对象全覆盖,全力打造气象服务乡村振兴品牌,为把富强和谐美丽方城和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现代化中等城市建设推向新的发展阶段提供及时准确、精细高效的气象服务保障。

4.提高人工影响天气综合作业能力。提升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增强大气污染防治、农业、林业、水资源等生态修复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针对我县农业结构和经济发展形势,发展人工影响天气多元化服务,提升农业种植核心区域的人工增雨(雪)和防雹作业,强化水库蓄水、森林防火、生态文明建设用水、大气污染防治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完善作业点布局,提升作业装备信息化水平、作业指挥能力和效果检验评估能力。

5.发展更加智慧的公众气象服务。发展基于互联网的用户需求动态感知业务和自动智能的气象服务产品制作技术,建立基于影响的气象服务指标库,搭建智慧化气象服务平台,形成智慧气象服务支撑能力。

(二)构建更加完善的气象监测体系

强化气象及衍生灾害的重灾偏远地区和灾害高影响城市的地面观测装备建设,实现关键敏感区域的覆盖度达90%以上,地面气象观测站覆盖100%的乡镇,陆地的空间气象监测分辨率达到3-5千米,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捕捉能力显著提升。抓好农业气象观测自动化试点,加强农业主产区监测体系建设,健全“四优四化”农业监测网络,优化高标准农田气象监测能力,推进农业气象监测智能化建设。加快建立立体化生态环境监测系统。

(三)构建智能精准的气象预报预测体系

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持续完善重点区域精细的网格预报预测业务,做到预报精准。构建多尺度灾害性、极端性、高影响天气以及重大气候事件、气候异常的客观化、概率化预报预测系统。加强气象灾害对主要农作物、经济作物及农业产业化品牌产品的影响评估工作,研发具有针对性的精准化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及时发布农业气象预报预测信息。加强农业病虫害等气象条件预报预测工作。加强综合交通、旅游、电力、能源、生态环境、天然氧吧、卫生健康及疫情防控、仓储、森林火险等专业气象预报预测业务建设,为相关行业和公众提供更加精准、更加贴心、更好效益的专业预报预测产品。

(四)统筹实施重点工程项目建设

1.县级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工程。一是建立县级气象数据中心。建立全县气象监测数据收发中心,架设服务器,建立数据库和以自动化为主体的数据采集、存储和发布流程,完善气象部门、相关行业和社会化数据的主动发现与收集机制,创建以智能化为代表的数据分析业务,构建防灾减灾监测数据自动识别预警业务,研发基于气象数据库的专业预报预警产品,形成直连直通、循环闭合的气象业务流程。二是建设防灾减灾预报预警信息快速传播体系。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预报预警发布体系,完善防灾减灾中心建设,与应急、自然资源、水利、农业等部门建设信息共享专线,建立预警信息快速传播机制,提高预警信息发布时效和公众覆盖率。加快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设施建设,建立与基层特别是偏远农村山区相适应的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传播手段,形成由监测、预警、发布、传播、保障等系统有机组成、相互协调、快速响应的监测预警系统,实现气象灾害预警设施全覆盖,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2.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站点布局工程。随着气候变化和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大气污染防治需求,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逐渐向应对气候变化、生态修复、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方面转型发展。围绕增强抗旱与防雹功能、增强水源地蓄水功能、满足改善城区空气质量需求等核心任务,规划完善地面作业点布局和观测装备提升。根据功能合理规划,升级改造2门高炮,新建2套高山焰炉、6个人影作业点,购置2套车载流动火箭发射装置。建设人影作业指挥平台,定制可视化、智能化作业指挥和对讲系统,提升科学作业指挥水平。增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为方城粮食安全、水安全、生态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3.乡村振兴气象服务保障工程。坚持需求导向,找准气象服务乡村振兴融合点,提高以需求为牵引的气象服务能力。统筹兼顾,适时开展农牧业气象观测、农情牧情灾情调查搜集、服务需求调查和反馈;坚持特色发展,全面提升农业气象监测服务水平。依托“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推进“直通式”气象服务。依托“文旅强县”“生态强县”战略,开展精细化服务。坚持部门联动,强化宣传引导,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为服务乡村振兴凝聚整体合力。

4.生态气象保障工程。提升气候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能力建设。基于中国气象局网格化产品,建设一套风能、太阳能资源综合评估系统本地化部署和应用。建立面向城市规划和开发区建设、交通工程、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的气候可行性论证业务。降低气象灾害对敏感地区工业生产的影响,做好方城建设通风廊道规划。

5.农业气象服务科技支撑工程。一是建设高标准农田气象保障系统。基于高标准农田地面气象观测、农田观测和多源卫星遥感资料,对高标准农田生态过程的不同阶段,开展作物长势、产量、面积以及农业气象灾害、农田生态质量监测评估服务,实现高标准农田生态过程动态、定量、精细化监测,为我县高标准农田生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提升高标准农田服务和保障能力。针对我县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建设基于精细化网格预报产品和农用天气预报指标的农业气象服务平台,水平分辨率达到3公里,重点区域分辨率达1公里,短临预报时间分辨率达到10分钟,最长预报时效达10天,提供更加精准的农业气象服务平台。二是开展特色农业气象保障。建成河南省花生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开展气候资源详查及精细化区划,强化智慧农业气象服务平台建设和应用。开展面向特色农业的气象保障服务,加强精准化、个性化生态农业气象服务技术研究。着力提升农产品气候附加值,加大农业天气指数、农业巨灾保险气象服务支撑能力,建立专业化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气候品质评价与溯源和农业保险气象服务功能模块。积极开展特色农产品种植区划,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解读链接:https://www.fangcheng.gov.cn/content/13588.html

主办:方城县宣传网络管理中心 地址:方城县凤瑞路266号 站点地图

网站标识码:4113220001 备案号:豫ICP备2021023589号-1 豫公网安备 41132202000006号

邮编:473200   举报电话: 0377-67266959      举报邮箱:fcxgov@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