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工作制度

方城县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工作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19-04-22 作者 来源:

方城县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提高义务教育巩固水平的实施意见》(豫政办[2018]8号)精神,按照全省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推进会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精神,切实解决我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失辍学问题,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巩固提高全县控辍保学工作成果,提升义务教育整体水平,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依法治教,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控辍保学方针,确保每一位适龄儿童少年接收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提高人口素质,为我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持续、稳定、健康、协调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工作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把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贯穿到控辍保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坚持依法控辍,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入推进控辍保学工作。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着眼学生终身发展,紧盯失辍学突出问题,集中攻坚、专项整治、综合施策、重点突破,确保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完成义务教育。坚持分类施教,根据实情,因地、因人制定特殊办法,分类有效施教,保证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三)目标任务。通过完善工作措施,努力提高入学率,减少流失率。小学阶段入学率达到100%,初中阶段入学率达到100%;小学辍学率控制在1%以内,初中辍学率控制在2%以内,达到省定巩固提高标准。依法保证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完整的义务教育,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二、工作职责

(一)县政府成立专项领导机构,统筹协调推进控辍保学工作,督促相关部门制定工作规划,完善考核体系,健全协调机制,及时研究解决控辍保学面临的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确保措施落实到位、工作目标按期实现。

(二)各乡镇(街道)要落实控辍保学直接责任,建立强有力的工作机构、机制、措施,将责任分解到人、落实到位。摸清辖区内各学段人口信息和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学生、建档立卡精准扶贫户学生入学情况,采取行政、经济、法律等多种措施,及时动员适龄儿童按时入学,劝返失辍学生复学,并及时跟踪掌握在外就读学生信息,确保“一个都不能少”。

(三)各行政村(居委会)要全面掌握适龄学生入学状况和家庭状况,及时督促动员适龄儿童按时入学,掌握失辍学生动态去向,配合开展劝返复学工作。

(四)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要依法保证适龄儿童少年按时入学。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送孩子接受义务教育的,由乡镇人民政府给予批评教育,责令限期送子女入学,逾期不送子女入学的,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五)教育部门要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落实资助政策、加强学校管理,提高办学质量,确保入学有学位、上学有人教、生活有保障、学习有收获。建立控辍保学动态监测机制,加强学籍管理,充分运用中小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做好辍学和疑似辍学学生信息登记、整理、汇总、预警工作,确保学籍系统信息与实际一致。

(六)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配合乡镇、村(居委会)做好失辍学生动员劝返复学相关工作。准确掌握在校学生和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学生信息,做好失辍学生信息统计并实行动态管理,及时上报乡镇政府(村委会)、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及教育督导部门。加强对已劝返学生的关爱教育,按照方便就近入学,通过分类指导、随班就读、个别指导等方式,保证已劝返学生完成义务教育。

(七)公安、司法、文化、综治等部门要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依法处理扰乱学校教学秩序、侵害师生人身权益的案件,依法严肃查处侵害儿童少年案件。加强文化市场和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禁止在学校周边经营娱乐活动场所,严肃查处KTV、电子游戏厅、网吧等接纳未成年学生的行为。

三、工作措施

(一)排查摸底掌握实情。各乡镇(街道)、村(居委会)要组织力量进村入户,以村为单位彻底摸清6-15周岁人口信息,准确掌握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人数、未入学和失辍学学生数,健全完善控辍保学档案资料,对失辍学学生查明原因和去向,为开展劝返复学工作提供准确依据。对在本辖区以外学校上学的学生进行跟踪登记,查明学生就学的学校、年级、班级,并取得证明,作为脱贫验收的佐证材料。各乡镇(街道)要和教育、扶贫部门加强沟通协作,及时比对、核实、修正有关数据,确保各乡镇(街道)控辍保学档案、学籍管理系统和扶贫大数据平台有关数据协调一致、准确统一。

(二)制定方案劝返复学。按照“一生一案”制定辍学学生劝返复学工作方案,采取有力措施,充分发挥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确保孩子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辍学,不因学习困难而失辍学,不因对留守儿童关爱不到位而失辍学,不因上学远、上学难而失辍学,不因家长或监护人不履行送子女上学的义务而失辍学。各乡镇(街道)和相关部门要设立控辍保学工作监督举报电话,及时处理各种造成失辍学现象的问题,对情节严重的单位、个人或家长向全社会曝光。  

(三)因人施教留住学生。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对劝返复学的每一个学生进行全面了解,准确掌握学生的知识基础、家庭状况、生活和学习上的主要困难,按照“一生一策”给予经济上的资助、生活上的关心、学习上的帮助、心理上的抚慰,合理确定返校后的年级和班级,不能因为学生学习基础差而产生厌学情绪。要明确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关爱、帮扶、教育责任,让返校复学的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怀、校园的快乐和集体的温暖,增加学校的吸引力,防止再次辍学。对于同一类型的批量学生,教育部门要按照“一批一策”研究确定就读学校,单独制定学习起点、课程方案和教学计划,也可以适当增加职业技术课程,让学生学有信心、学有所获、学有所用。灵活运用评价方式,以毕业、结业或肄业等多种方式提高义务教育完成率,确保所有返校复学的学生“进的来、留得住、吃得饱、学得好”。

(四)加强失辍学生动态监管。学生无故一天不入校,由班主任教师做动员工作并向学校报告;两天不入校,由学校上门了解情况,再次做动员工作;三天不入校,由学校向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教体局、县督导室书面报告失辍学学生信息,由县控辍保学领导小组向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下发限期劝返通知书、返复学通知单并实施劝返,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动员、早劝返。实行定期汇报制度,对失辍学及劝返情况,各乡镇(街道)教体局、每周向县控辍保学领导小组汇报,因瞒报、漏报或汇报不及时,造成失辍学的单位或相关责任人,严肃追究责任。

(五)精准落实帮扶救助政策。各乡镇(街道)要把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含非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作为重点对象,落实扶贫、教育资助、社会救助等政策,确保不因家庭经济团难而失学。

四、实施步骤

(一)宣传动员阶段(2019420—425日)

各乡镇(街道)、县直相关部门、各学校要明确各自职责,制定切实可行的劝返复学、巩固提高的有效措施,将工作任务层层分解,责任到人。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控辍保学宣传动员活动方案,力求做到符合实际,重点突出,便于操作。同时,要对学生进行前途理想教育,在全社会营造“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的浓厚氛围,继续加大对学生资助政策的宣传力度,免除学生、家长的后顾之忧。

(二)摸底建档阶段(2019426—59日)

各乡镇(街道)驻村干部、建档立卡贫困户帮扶联系人、学校领导和老师对各乡镇(街道)辖区内学校未正常到校、有辍学倾向的学生入户家访,认真做好数据采集,做到户籍系统、学籍系统、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有效、准确对接,完成逐级汇总。

(三)劝返复学阶段(2019510—521日)

按照对失辍学学生“一生一案”劝返要求,各乡镇(街道)要尽快进村入户,做通学生、家长思想工作,狠抓劝返复学,切实解决失辍学学生“进得来”的问题。各学校要加大排查力度,统计开学未到校的学生,并分别报县乡镇政府和教体局、街道办事处。对个别拒不送子女入学的家长或监护人采取思想教育、经济救助、法律手段等各种有效措施,保证适龄儿童少年全部入学就读。

(四)督查整改阶段(长期)

各乡镇(街道)、学校,教育主管部门要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创新工作方法,深入分析学生失辍学原因,建立完善控辍保学长效机制,及时上报劝返记录材料,提炼典型经验,撰写总结报告,上报县委、县政府审核。教育主管部门要定期不定期组织人力对各学校学生到校情况进行突击抽查,并及时联系相关乡镇(街道),开展追踪“回头看”,掌握实时信息。

五、组织保障

(一)强化组织实施。各级各部门要把控辍保学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坚持县政府负主体责任、乡镇政府负直接责任、全县统一协调、部门协同配合的联动体制。完善控辍保学督导机制和考核问责机制,全面推进各项任务的落实。各乡镇(街道)要成立控辍保学领导小组,组长一律由一把手担任,靠前指挥,充分发挥统筹谋划、决策部署、沟通协调、狠抓落实的作用。

(二)加强督查考核。完善控辍保学督导机制和考核问责机制,将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纳入各乡镇(街道)政府考核体系,纳入对各乡镇(街道)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体系,作为对各乡镇(街道)政府及其主要领导考核的重要指标。把贫困户无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身体原因除外)作为脱贫的一项指标,纳入目标考核。教育督导部门要对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和巩固水平开展专项督导,把控辍保学作为责任督学日常督导工作的重要内容。建立控辍保学约谈制度和通报制度,实行控辍保学督导检查结果公告、限期整改和责任追究制度。对控辍保学工作不力、年度辍学率未控制在目标以内的单位、学校给以通报批评,视情况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确保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取得实效。

(三)加大宣传力度。各乡镇(街道)、教育部门要制定控辍保学宣传工作方案,多渠道、多媒体、多形式开展宣传工作,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河南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广泛宣传控辍保学的典型经验和有效做法,不断提高全社会对控辍保学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在全社会营造控辍保学的浓厚氛围。


主办:河南省方城县人民政府 地址:方城县凤瑞路266号

网站标识码:4113220001 备案号:豫ICP备2021023589号-1 豫公网安备 41132202000006号

邮编:473200   举报电话: 0377-67266959      举报邮箱:fcxgov@126.com